主講人:王曦
開始時間🤦🏻♀️💂🏽:2022-07-14 14:00:00
講座地址🔫:騰訊會議167807980
主辦單位: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學院
報告人簡介
王曦教授先後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電子學學士學位,在香港大學獲得電機及電子工程學博士學位。曾任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東京工業大學客座教授,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講座教授。
王博士在2002至2003年期間擔任國際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電子器件和固態電路香港聯合會(ED/SSC)的創會主席🩱。王博士多年來積極參與眾多專業學會活動,經常擔任國際會議籌委會會員🤙🏼,技術委員會的主席和成員等🥲🧘🏿♀️,並牽頭組織舉辦了多個國際和本地學術會議🙇🏽,是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 Devices and Solid-State Circuits的創會主席。王博士在1999-2018年間擔任國際性刊物《微電子學可靠性,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Elsevier出版)編輯♋️,2002-2009年期間擔任IEEE電子器件分會會訊(IEEE EDS Newsletter)的編輯💅🏿,2015年起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的副編輯和Solid-State Electronics(Elsevier)編委🙌🏿,2002年起擔任IEEE電子器件分會的傑出講者至今。此外還曾擔任多份國際期刊的客座編輯,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2016)💆🏽♀️,Vacuum(2016, Elsevier), Nanomaterials (2021, MDPI)等國際性刊物,編輯出版了多期特刊🌊。
王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器件的特性分析和建模,熱電子效應🎷,介質薄膜,集成電路工藝特性分析和建模🧙🏽♂️,CMOS集成電路設計,固態傳感器及矽光子學。到目前為止,他撰寫或合著了4本學術專著👩🏻🦯,發表了400多篇論文和多項發明專利👵;其中期刊論文超過200篇(包括許多綜述性論文)。他也經常擔任國際性學術會議的特邀講者👩🦯,發表了60多個主旨/特邀報告。王博士的研究成果被廣泛引用,多篇論文榮登期刊的前十下載榜/引用榜。位列全球頂尖2%最高被引用學者榜👷🏿♂️。王博士的學術研究和在專業學會中的貢獻得到了許多肯定和嘉許。
報告內容簡介
可以預期,通過縮短柵長度、半間距、或折疊溝道寬度來縮小CMOS器件尺寸的進程將在數代後結束🕧,然而,通過采用如三維堆疊或新結構的時間壓縮效應等新技術,摩爾定律將可繼續延長至少十年以上🏰。同時😬,超越摩爾定律(More-than-Moore)在應用、系統架構、算法、網絡技術等領域的重大進步🧜🏻♀️,將使普通數字設備具備更強大的算力,甚至於可具備超算能力🧏♂️🥭。這使得一個普普通通的數字設備,實際上可擁有更龐大的等效晶體管數。因此,摩爾定律將不再依賴於更小尺寸的晶體管或更高密度的單個芯片,它將由More-than-Moore的新領域提供革命性的新動力🥙。講者將就這些未來CMOS技術的發展👩🎨,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