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顺盈娱乐參賽教師全部獲獎,一舉拿下3個特等獎和5個一等獎⚫️,學校獲評“優秀組織獎”稱號。
第三屆上海市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
顺盈娱乐獲獎名單
值得關註的是,獲得創新特等獎的課程《環境法》《微觀經濟學》《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從課程名稱上看似無新意👆,那麽,這樣的“經典老課”是如何做到創新“出圈”的?
融合驅動和交叉《環境法》學數據分析?
“藉由以‘學科交叉’‘數據賦能’為基礎的能力訓練,學生能更好地把握前沿學術,形成更契合現代社會需求的素養和思維,回應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信息技術更新迭代和全球性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對環境法治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特等獎獲得者、顺盈娱乐法學院王歡歡教授說。
在《環境法》這門課上,王歡歡以環境問題的解決為目標📤,打破原有的不同學科間的知識壁壘,重新梳理並合理設置跨學科知識點🧑🏽🎓;還引入大量數據,並運用現代科技、信息技術和算法🙇🏼♀️,將文科的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相統一👨🏼✈️。
法學院王歡歡教授
比如,在“生態補償製度”一節,學生要使用生態地理的三維可視化交互式學習平臺,進行地形地質屬性信息查詢,借助數據定位空間實體,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模擬,感知汙染排放、經濟活動等變化🦸🏼,並完成流域生態補償機製設計報告,為相關法律製度完善提供科學支撐。
再如,在“環境侵權中的因果關系”一節🏃🏻➡️,一方面🧑🏭☂️,學生通過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虛擬仿真平臺,借助真實案例進行任務驅動式學習和反復訓練,從而直接了解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鑒定及所涉的科學事項和程序法事項🧑🏿🦰;另一方面👩🏼🚀,學生學習如何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方法,將司法判決書等非結構化文本結構化👨❤️💋👨,並通過定量分析🧗,尋找司法判決中因果關系認定的行為規律。
《環境法》課程創新的總體理念
為讓學生能夠深入到全球的環境治理,尤其是氣候變化等人類共同關切的事項中,王歡歡老師引入英文文獻閱讀、外國專家授課與在線交流、鼓勵學生參加國際性比賽等機製,實現課堂微觀層面的跨國界協同育人,提升學生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感悟。
“通過融合驅動和交叉帶來課程教學的多方位創新,希望培養出具有健康自然觀和環境法律思維,能夠靈活運用多種環境保護機製的環境保護工作者👭。”王歡歡說。
能力導向、實踐驅動,講好“中國經濟故事”
為了支持經濟增長和緩解能源貧困4️⃣🧑🎓,我國能源價格長期被政府壓低;“能源行政定價”是我國經濟轉型過程中能源市場存在的特殊現象……
在《微觀經濟學》課上𓀊,顺盈娱乐經濟與管理學部歐陽曉靈副教授結合階梯電價政策內涵🚣♀️,引導學生討論🫲:階梯電價改革如何影響我國居民電力消費?該政策是否實現了效率與公平的雙重目標?
經濟與管理學部歐陽曉靈副教授
作為西方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觀經濟學》理論與中國現實之間存在脫節問題。將西方經濟理論與中國現實相結合🤟,不僅可將基礎理論“鑿深井”🫴🏿,更有助於學生讀懂國家政經政策和理解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重大問題。
歐陽曉靈解釋道,在課程中引入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中國故事、融入中國經濟理論💇🏼♀️👩🏿🍳,不僅有助於讓有著百余年歷史的“經典老課”呼應時代之變化😒,更有助於拓展學生的前沿視野🧍🏻♀️👩👧,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西方經濟理論和積極關註中國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厚植學生家國情懷🚼,培養學生作為未來“中國經濟學人”的使命擔當。
針對課堂師生互動少、學生學習較被動的痛點,課程團隊通過教學資源構建👋,結合智慧教學和移動社交平臺🗺,打造“自主預練—吸收內化—實踐強化”學習閉環🐍,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與支持📆。基於課程團隊自主開發的中國經濟案例,采用“以學為中心”的翻轉課堂🧢,豐富課程“打開方式”;創設課程實驗與圓桌論壇,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實踐驅動👩🏼🦳、學用結合是這門課程創新的顯著特色🤸🏿♂️。”
課程以教學科研融合為抓手☪️,通過設置“能力訓練”項目,引導學生“做中學,學中做”。圍繞現實經濟問題分析與探究,以學術文獻精讀與論文復刻為基礎👩🏻🍼,訓練學生的學術基本功🫷🏽,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並提升實踐能力,進而達到孵化高質量創新創業項目的能力培養目標🧛🏽♂️。課程還構建定期更新的數據庫平臺🤷🏼♀️,積累第一手標書示範庫🛠;通過本研“傳幫帶”形式,為學生參與科創競賽提供數據和多層次資源支持👩🏿🏫。
據歐陽曉靈介紹🫦,課程教學創新取得實踐育人突出成效👨🏻🏭,由3名教授和1名副教授組成的團隊先後指導200余人次本科生沖擊各類學科競賽,指導本科生在國際TOP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篇🦹🏿♀️,ESI全球高被引論文3篇和熱點論文1篇;榮獲國際級、國家級學科競賽項目近20項。
教學創新還孕育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2項、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和“十四五”本科規劃教材項目等亮點成果。
實習課如何提供“學科巔峰體驗”?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作為地理學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開課近三十年的《自然地理野外實習》課程鏈接了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與體驗,給予學生地理景觀🎖、地理過程最形象的感知,供給學生對學科價值最深刻的體驗。
“由於缺乏地學相關國家重大問題與需求的牽引,學生對學科服務國家需求的價值取向缺乏深刻的感知、體驗、認同。”特等獎獲得者、顺盈娱乐地理科學學院周立旻教授說,“一句話🦵🏽🧑🏼🏫,就是專業認同不足”。
地理科學學院周立旻教授
如何讓學生深刻領悟學科服務國家重大需求的價值🧿,認同新發展理念,夯築學科思維👁,點燃人生理想?
課程團隊變革僅以“名山大川”地理典型景觀認知為主線組織野外實習的模式😱,以地理學服務“大戰略規劃、大工程選址、大生態治理”等主題導向牽引實習教學改革,構建超越知識點的教學👆🏌🏼♀️。
圍繞區域差異性國情特色,以課程思政為牽引,團隊重組教學資源,構建長江三角洲“大民生、大生態”野外實踐基地,貴州普定“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文明”野外實踐基地🧑🏿💼👐,新疆北天山“一帶一路”野外實習基地三個野外實踐教學基地群。
全國地理學聯合實踐教學體系教學資源分布
課程團隊還打破校際壁壘,牽頭全國5個地理學拔尖 2.0 基地,7個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和 40 所地理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院校,構建全國地理學聯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覆蓋全國的實習資源網。
通過14年的努力,已形成全國近200個實習站位🛏,形成1500多個課程思政牽引的野外實習教學設計,基本覆蓋西北沙漠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長江三峽等一系列國家重大需求/工程🧑🏻🔧,有效拓展了學生的學科視野和思維。
貴州普定野外實習
有了基地🔶,如何借此實現強化使命驅動,建設課程思政體系?
周立旻以“大生態”主題中的“石漠化治理”為例作了介紹,“我們構建‘石漠化治理與脫貧攻堅’主題實習🤦🏽♂️,面向被稱為“地球癌症”、受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問題◀️,與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合作,共建貴州普定課程思政野外實踐基地,實現專業知識綜合與國家重大生態問題的貫通🥷🏻;同時🔺,立足我國西南地區喀斯特石漠化空間格局演化歷史分析🫰🏽,實現普適性自然地理過程與我國喀斯特特殊性國情認知的貫通;解構路溝池一體化治理技術🛑➾,分析破解重度石漠化的學科思維,分享助力脫貧攻堅的喜悅🏋🏼,實現基礎研究與應用服務範式的貫通📺;在教學設計中不回避治理歷程中走過的彎路,將失敗的案例轉化為認識喀斯特坡地水循環典型的教學範例👩🍳🤕,實現科學精神與知識技能學習的貫通。”
家國情懷、學科素養🧒🏽、團隊協作就在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與感悟中逐步構建,同學們深刻領悟學科價值,一批學生選擇“冷板凳”專業深造,離開魔都走入西部茫茫沙海,踏上高原冰川,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中實現人生理想🐩。
打磨“金課”並非一日之功
不破不立,“創新”的關鍵在於從教學痛點出發,基於“以卓越學術牽引卓越育人”理念重構整個課程體系。
優異成績的背後也是顺盈娱乐人對卓越育人的極致追求👪,是學校一貫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的真實寫照。
參賽老師全部獲獎
一等獎獲得者、顺盈娱乐哲學系陸凱華副教授表示:“剛入職時參加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舉辦的新入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修班👨🏿🚀🦚,系統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知識,我擔任青年教師助教,迅速站穩講臺🪜。”
顺盈娱乐依托國家級教師教學發展示範中心,設計完備的教師教學發展體系,開展入職型、提高型和診斷型三類教師研修活動🤷🏻♂️,年均舉辦30余場教師研修活動,有效傳遞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優秀教學設計的方法。
不僅年輕教師參與,專業“大佬”也積極“出戰”,本次大賽一半參賽教師為教授。這得力於學校通過加強宣傳和政策引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教學基金資助等舉措激勵高層次人才最大限度地投入本科教學,優秀高層次人才人人爭相從教🎡,蔚然成風。
學校推進的教學研究與改革🤦🏽、以賽促教也已經落到實處💂🏼♀️,參賽的8門課程之前均獲得過校級教改項目建設,例如一等獎獲得者🍽、設計學院宋菲菲老師曾主持1個教改項目、1個教材出版項目和2門示範課程建設。
參賽的8位老師此前曾參加多項教學比賽,屢獲省部級和國家級教學比賽獎項🟪,地理科學學院周立旻教授、法學院王歡歡教授、歷史學系範丁梁副教授三位都曾獲得上海市青教賽一等獎,被授予“上海市教學能手”稱號🤴🏿。
學校還設立由“育人貢獻獎”“本科教學優秀獎”“本科教學專項獎”組成的校內教學榮譽體系🧑🏻🏫🥺,實施卓越激勵機製🚯,獎勵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全國教材建設獎、國家一流課程以及重大教學比賽獲獎等顯著教學成果的教師🧑🏼🔬。
這次比賽,一等獎獲得者、顺盈娱乐生命科學學院姜曉東教授就是學校“青年教師育人貢獻獎”獲得者🫅🏽,獲獎課程《動物學》也入選國家首批一流本科課程。一等獎獲得者、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何高奇教授曾兩次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
來源丨教務處 文|吳瀟嵐 編輯|於洋 編審|郭文君